一群西门塔尔牛
不远千里从北方草原内蒙古
“移民”来到南方大石山区忻城县
忻城人民精心照顾它们
除了干草还喂甘蔗叶、桑杆
让它们吃得好
搭建挡风避雨的钢结构牛舍
让它们住得好
只为一个目标
让荷包胀起来
让特色扶贫产业“牛起来”
忻城肉牛养殖基地。3月5日,我市首个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忻城县“南方牛都”项目启动仪式在忻城县思练镇练江村举行。项目作为忻城县招商引资及粤桂扶贫协作成果之一,旨在将忻城打造成中国南方牛都,促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开工仪式现场。来宾市委常委、忻城县委书记李振品宣布项目正式启动。奠基仪式。开工仪式现场。据悉,“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作为忻城县招商引资项目,由忻城农投集团与广西中拓科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建设总建筑面积㎡,整合现代种业、饲草饲料、疫病防控、生态养殖技术及产业经济全方位一体化发展模式,将建成广西肉牛肉羊产学研融合试验中心、良种肉牛繁育基地、肉牛产业基地、饲料生产基地、现代化屠宰冷链加工厂等一批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基地。项目基地建成后,有望带动忻城县1万户群众养殖母牛,户均年新增收益1.5万元,四大核心养牛基地实现年出栏3万头育肥牛,全产业链实现提供个就业岗位。
忻城县农牧循环绿色发展模式。视频: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广西牛羊产业首席专家韦英明在现场接受采访。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广西牛羊产业首席专家韦英明在现场告诉记者,项目启动后,忻城肉牛存栏将达到10万头,年出栏量达3-5万头。达到预期年屠宰加工的目标后,将成为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肉牛全产业链项目。
在与思练镇相邻的大塘镇,这里有一个大型肉牛养殖基地。该基地由忻城县中投牧业有限公司运作,是忻城县肉牛养殖的示范基地。据中投牧业养殖事业部经理潘小波介绍,该基地的头西门塔尔牛全部从内蒙古引进。它们在去年12月来到忻城县时还是六月龄的牛犊,平均体重公斤,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喂养,平均体重已经达到了公斤以上。
视频:中投牧业养殖事业部经理潘小波介绍养殖场情况。新闻链接:
忻城县位于来宾市西北部,是“广西桑蚕发展十佳县”,金银花、珍珠糯玉米均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有区域性“桑蚕之乡”、“金银花之乡”、“珍珠糯玉米之乡”等美誉。除了育肥牛产业,该县还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斗牛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忻城县年“三月三”斗牛活动。采摘金银花育肥羊“十三五”以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忻城县坚持实施“农业稳县”战略,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鼓励群众发展育肥牛/育肥羊产业。年,全县牛肉总产量.95吨,出栏2.6万头,存栏8.85万头;羊肉总产量.3吨,羊存栏9.99万只,出栏5.71万只。该县计划在年前实现肥牛存栏20万头、出栏10万头,肥羊存栏30万头、出栏20万头,打造忻城县育肥牛/育肥羊品牌。
来源:来宾日报融媒体记者欧承鑫莫永娟文/图/视频部分图片视频由忻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微观来宾--来宾日报社主办原标题:《南方牛都,从“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