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第二大养蚕大县,忻城县近年来充分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为确保群众养蚕成活率高、蚕茧质量好,今年开春以来,该县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做好桑树抗冻防寒宣传、指导和培训等工作,组织专家深入各蚕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蚕农做好桑园病虫害防治、桑蚕饲养、消毒防病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小蚕共育基地的指导、培训与监督,加大4龄蚕推广力度,实施人蚕分离示范屯建设等,全面提高养蚕经济效益,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4月18日,在忻城县红渡镇蚕茧收购站内,蚕农正在把收获的新鲜蚕茧装进收购站的茧框。
“今年的桑叶长势好,养出来的蚕也不错,所以收益很好,我们打算第二批再多养一些。”4月20日,在忻城县红渡镇马安村板江屯,蚕农罗桂杨边摘蚕茧边信心满满地说。
而在忻城县红渡镇蚕茧收购站内,蚕农一大早就排起长队,抽检、过秤、搬运,收茧现场热火朝天。接过一沓沓“红票子”的蚕农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目前,忻城县首批鲜茧已陆续上市,价格稳中向好,每公斤44-47元,蚕农喜迎桑蚕生产“开门红”,喜获开年第一桶“蚕金”。据了解,每年蚕茧收购季,当地缫丝厂都会统一在各茧站进行收购,蚕农无须担心销售问题。
“今年的蚕茧质量很好,收上来的蚕茧直接运进我们缫丝厂加工。”忻城县玉蚕缫丝厂收购商盘老板介绍说。
△大塘镇寨北村一带桑园航拍视频。
“从种桑树到养小蚕,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们要保证跟踪到位,及时指导群众科学有效饲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县农业农村局蚕业站站长罗祖现说,只有在农业上赋予科技支撑,才能保证桑蚕效益年年有提升,稳定群众养蚕的积极性。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桑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忻城县引进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桑蚕产业链项目,加强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该县实施桑蚕产业脱贫项目,分期建设12个桑蚕产业脱贫示范基地。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红渡三合、古蓬板内、马泗联团养殖点建设。
此外,该县还建设了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该项目位于忻城县红渡镇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亩,建成投产后,年耗茧10万吨,年产生丝1.5万吨、真丝绸1.5亿米、真丝绸制成品万件套,可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税收5亿元左右,可提供人直接就业岗位,预计带动引领全县15万人以上从业。目前,项目部分厂房已投入使用。该项目将为忻城补齐桑蚕茧丝绸产业短板并提供强大产业项目支撑和技术支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县桑蚕产业再上新台阶。
记者
潘显高蓝焮煜
编辑
莫瑾熙
原标题:《这是劳动者成果:小桑蚕铺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