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扶智提振信心广西忻城县激发贫困群

<

“等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贝啊侬啊咧;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有希望,贝啊侬啊咧……”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一场“山歌颂党恩共筑小康梦”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歌擂台赛上,歌手们把脱贫攻坚内容融入山歌中,让人深受感动。

扶贫山歌比赛现场

开展扶贫山歌赛是忻城县创新模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忻城县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多形式宣传激发动力

忻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卢玉容说,该县充分发挥宣传对贫困户、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等人群的激励作用,提振精气神,积极传播正能量。

宣传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忻城县通过媒体报道、主题教育活动等宣传形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户外宣传标语

走进忻城县,可见公路沿线广告牌、各乡镇文化墙、各单位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平台都出现宣传标语,中央扶贫精神、地方扶贫政策频频出现,宣传氛围浓厚。而在中央、地方的主流媒体平台,也时常刊载、播报忻城县扶贫先进典型和事迹。

此次山歌大赛活动,则是把扶贫政策融进山歌里,让贫困群众在唱山歌的过程中把扶贫政策记在心、脱贫动力发于心。除了山歌赛,忻城县还以文艺表演、脱贫感言等形式,弘扬激励脱贫先进,鞭策懒惰、好赌等陋习。

截至目前,忻城县已更新张贴扶贫宣传标语条,已上报中央级扶贫稿件77篇、自治区级媒体稿件篇,完成扶贫山歌比赛4场、扶贫文艺汇演32场。

宣讲团送技术增信心

致富能人手把手,“土专家”面对面,“田秀才”送农技术……这类活动,让群众喜闻乐见。

针对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认识不足等问题,年忻城县通过开设“宣讲课堂”,邀请自治区、来宾市宣讲团来宣讲,还组织本县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贫困村“第一书记”、典型脱贫户等人员组成宣讲队伍,深入乡镇、村屯、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开展脱贫励志宣讲,解读中央扶贫精神,宣传自治区、市、县扶贫政策,用身边的“勤劳致富”典型脱贫事迹说服人、教育人、引导人,让群众把心思和行动用在如何脱贫、如何勤劳致富上。

宣讲活动现场

同时,忻城县还通过板凳会、座谈会、现场观摩等方式,讲政策、谈项目、做动员、教技术,让群众明白贫困户或非贫困户都享受到养老、营养餐等扶贫政策,引导群众知恩、感恩,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截至目前,忻城县已开展自治区级扶贫宣讲2场次,市级扶贫宣讲2场次,县级扶贫宣讲25场。

强培训增“造血”功能

镇隆鱼古、隔水蒸鸡、桂花肠,这是信宜特色菜;上汤桑叶、椒盐蚕蛹,那是忻城特色菜……近日,茂名信宜-忻城精准扶贫“粤菜师傅”培训班在忻城县举办,50名扶贫对象学到了地道的粤菜烹调技术,还提升对当地菜式的制作水平。

“粤菜师傅”培训班培训现场

为解决大多数贫困群众培训机会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忻城县每年都在各村举办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年以来,忻城县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3期,共培养保育员、育婴师、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电工、计算机操作员名,实现就业创业多名。

扶贫产业技术培训班

“我们还组织各级科技特派员37名,分为畜牧、桑蚕、园艺、果蔬、茶叶5个服务团队入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给贫困村提供新品种、新农技。”忻城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培训农民人次,培养乡土技术骨干31名,服务带动全县贫困户多户发展种养产业。

来源:广西学习平台、广西云-广西日报图片来源忻城发布

微观来宾--来宾日报社主办

编委:刘京平主任:欧承鑫编辑:黄婷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8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