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奋力书写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这个安

白癜风患者生命的灯塔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41129/f7uossc.html

残疾人在“解忧”超市分拣商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南宁报道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事关脱贫攻坚工作全局。不过,搬迁不是“一搬了之”,让村民从穷窝、破窝搬出来仅是完成了“前半篇文章”,重要的是如何留下来这“后半篇文章”。

位于南宁市隆安县的震东社区,一栋栋整齐的楼房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小区的道路干净整洁,广场上设施齐全,孩子们开心地嬉戏玩耍,居民们惬意地聊天……很难想象,多年前,这个地方还仅是一片无人问津的山地,如今,它已是广西搬迁规模最大、搬迁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社区居民是年搬进来的,共安置来自全县9个乡镇的各族搬迁群众人,其中残疾人人。”震东社区任党委书记何为告诉记者,易地搬迁不仅是千万贫困群众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

对搬迁群众来讲,乐业才能安居。如今,已是居民们搬进来的第六个年头,他们的情况如何?4月11日,由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组织的“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组走进了这个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的震东社区。

“益起初发”探索定点帮扶新举措

午饭时间刚过,罗彩芬便带领着一群社区内的残友一起编织起手工串珠纸巾盒,虽然每个盒子的手工费只有20元钱,但那是她们走出家门的动力和希望。

今年42岁的罗彩芬是隆安县乔建镇慕恭村那洋屯人,先天性患肢体四级残疾。5年前,她与爱人、儿子以及公婆5人搬迁至此,看着宽敞的房屋、平整的地面和干净的街道,罗彩芬觉得新奇而又喜悦,但是,新鲜劲儿过后,务农习惯了她觉得无事可做,这让她觉得缺少安全感。

震东社区干净整洁的街道

年10月,罗彩芬在震东社区帮助下,参加震东社区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办公场所、活动场所的保洁卫生,工作上她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在公益性岗位人员中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11月份,她又参加了“益起初发”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负责手把手教会三十多名残疾人制作手工工艺品纸巾盒。

“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两个纸巾盒,一个盒子的手工费可以挣到20元钱。就我个人而言,加上公益岗位工资,一个月可以有元左右的收入,感觉自己特别有价值。”罗彩芬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搬迁到这里是她家庭的的转折点,如今,孩子就读的学校就在家附近,一切都在向好。

记者了解获悉,为满足搬迁群众子女的就学需求,确保教育脱贫成效得到持续巩固和提升,隆安县在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实施“”工程,即1所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2所小学,3所幼儿园,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为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探索“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一个家、一个学位、一个岗位”移民搬迁新路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整体推动了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益起出发”入驻社区,残疾人正在劳作。

记者同时了解到,“益起初发”助残公益行动是以“残联+爱心企业+网络达人+残疾人”的模式推进,过程公开、透明,纯公益,不涉及商业利益,由行动执行团队垫资采购品类丰富的手工艺品原材料,免费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残疾人可居家制作,完成后,保底回收成品,通过抖音、快手平台直播等方式进行销售,除去相关成本后,所得利润全部归当事残疾人。多元主体联合,多方力量齐心帮,形成闭环,打消残疾人顾虑,为残疾人营造了零风险、零投资、居家可行的创业环境,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实现了残疾人利益最大化。

如今,除了隆安县外,“益起出发”已经在广西天等县、江州区,田林县、隆林县、平果市,都安县,南宁市,忻城县,罗城县等10个县(市、区)建立了基地,年计划在个村设立工作站(优先在广西自治区内脱贫村设立助残工作站),截至4月10日,已经启动32个村级工作站工作(其中4个挂牌,28个启动待挂牌)。

而这,只是南宁市为全面推进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效,根据震东社区“移民搬迁”“民族杂居”“新型邻居”等特点致力打造“富口袋+富脑袋”的助残服务的其中一个模式。

创新就业模式“激活”残疾人希望

通过就业,“激活”了易地搬迁残疾人们的希望,让他们在安置点扎下根、安下心。

何为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易地搬迁的残疾人生活的更加充实和美好,他们实施了分类就业,从而让残疾群众富了口袋。具体而言,社区残协把社区名残疾人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年龄层次、学历以及就业需求等条件细化,归类整理,再由社区统一落实。目前震东社区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小梁送工”模式,二是“三点一位”就业模式。

据记者了解,“小梁送工”中的小梁是震东社区的党委副书记梁佳,一位32岁的姑娘。

“年,我作为工作人员入驻社区之时进行了一次企业用工调研,结果发现,县城周边各大农业基地临时工用工缺口非常大,而搬迁到震东社区的大龄务工群体又存在就业难问题,其中包括很多残疾人。”梁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为了让社区居民找到工作,用工企业找到工人,她通过现场考察、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7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