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爱白癜风白斑净 http://www.bdfmall.com/m/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17日电(蓝春青)近年来,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总要求,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德润心、以文铸魂,将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乡村振兴“硬支撑”,走出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之路。典型引领促振兴秦远莲是“外来媳妇”,也是古蓬镇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起两个“家”。她从丧夫失女负债累累,到感恩守诺还清债务,再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最后成为全村致富“当家人”,是全市、全区、全国典型人物。秦远莲处世担当、孝老爱亲、以诚待人的品格得到全村群众的认可。几年来,她为龙利村修建3条“产业路”,完成亩农田高标准建设,以及2条灌溉水利、11个屯路灯安装。秦远莲还瞄准柳州螺蛳粉产业,带领群众清除村集体岭地余亩桉树发展竹笋。年竹笋初获丰收,村集体经济由年9.14万元增长到95.33万元,翻了10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秦书记的带领下,村民想办法增收致富的劲头足了,邻里之间的纠纷少了,不文明的现象也很少见了。”龙利村驻村第一书记樊林武道出了乡村变化背后的“文明力量”。在忻城,像秦远莲一样的还有很多人。全国道德模范蒙晓梅、全国文明家庭蓝绍会、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段雪梅、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樊秋亮和刘艺媛、“中国好人”兰培文等国家级先进典型人物2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余人次,“好人之城”已成为大石山区的亮眼名片。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忻城县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和“好人之城”“双城”同创,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好媳妇”“好婆婆”创评活动,充分发挥模范效应作用,推动“好人文化”长流水、不断档。文化惠民增福祉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好,新圩乡新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很是热闹:老人聊天、小孩嬉戏、妇女跳舞、年轻人打球,各有所乐。“自从有了‘村晚’‘村BA’,我们村每年都提前准备节目。”新圩村村民蓝华健说,准备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近年来,该县把推进乡村文明新风建设作为贯穿乡村治理的主线,把精神文明、乡村振兴内容融入群众生活中去,潜移默化转变乡风民风,有效提升群众综合素质。今年“广西三月三”,该县在城南社区文化广场举行“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全媒大直播系列活动。山歌、舞蹈、情景剧、非遗展示、卖特产、晒美食等精彩节日,吸引着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