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自年9月粤桂扶贫协作正式启动以来,信宜市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给予忻城县教育事业大力支扶,在助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同时,着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使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根除贫困。
粤桂扶贫协助项目——忻城县城关镇民族小学
忻城县城关镇民族小学就是粤桂扶贫协助项目之一,建设总占地40亩,共规划投资万元,其中粤桂扶贫协作资金万元。学校位于忻城县的城南新区,紧邻全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以,这所成立于年5月的学校在建校之初就担当着承载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入学需求的重任。目前,该校共有名学生,设置21个教学班,有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其中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同学们在崭新敞亮的教室中上课
民族小学开学已三个多月,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师资以及就读感受也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近日,记者来到这座由信宜和忻城共育的小学,走近学生,听听他们对学校有哪些看法。
忻城县民族小学六年级1班学生蓝晶晶
我是果遂同乐村的,搬迁到光明小区,来到民族小学(读书)每天上学很近,只要几分钟就到学校,我很喜欢学校,学校的环境特别好。
忻城县民族小学四年级3班学生石媛媛
我觉得这个学校,比以前我就读的学校好,足球场比以前的宽大,还有这里的设备比以前的要齐全。
信宜市支教老师正在备课信宜市支教老师正在上课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黄森辉,就是来自广东省信宜市茶山镇的支教老师。年3月3日,黄老师以及多位同事响应粤桂协作关于扶贫支教的号召,不远千里来到了忻城。今年3月,他们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但是由于怀揣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忻城孩子们的不舍,他们又继续投身新一轮支教工作。
信宜市支教老师黄森辉
我原来不是很适应,因为在语言还有饮食方面都不是很习惯,来这里将近两年了,我感觉我慢慢爱上忻城这里了,因为忻城这里山好水好,学生和同事都很好,尤其是我们学校的领导,都很关照我们。
县实验中学八年级19班学生蓝健宁
黄老师从广东来到我们学校,从九月份开始上我们班的课,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他来了之后,我成绩变得比较好了,他上课的时候比较幽默,讲的例子也比较容易让我深刻记住。
据了解,近两年来,信宜市共选派了优秀教育骨干3批49人次,分别到忻城县高级中学、忻城县中学、实验中学、民族中学、城关镇民族小学等学校开展支教活动。我县也分两批共选派37名教师到信宜市开展跟班学习活动。通过粤桂协作,不断加大两地教师的互派力度,让更多的忻城籍教师学习信宜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忻城打造一个带不走的教师团队。
来源:忻城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