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通报全区年度医联体建设情况。全区的医联体建设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定范围内实现“大病不出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动医联体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利益复杂,未能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导致医疗机构动力不足。贺州、河池、崇左上黑榜。
1现状
“医院”增长势头得到有效缓解
医联体模式让越来越多广西居民感受到了看病就医的变化——优质医疗资源离自己近了,在家门医院的优质服务。
据通报,目前全区组建三二医联体(医院医院组建的医联体)个、城市医疗集团16个、县域医共体个,专科联盟个,远程医疗协作网个(参与医疗机构个)。
医院持续向基层和下级医疗机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人次,带动了医疗技术资源下沉基层;向基层医疗机构接续性下转患者例,比去年同比增幅35.63%;全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9.43万人次。医联体建设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年,全区共有家乡镇卫生院参与医共体建设,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77.53%。全区县域内就诊率总体达到87.74%,基本达到国家的要求。基层居民生病医院跑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缓解。
基层医联体建设方便了县域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一定范围内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大化﹑都安﹑那坡﹑隆林等4个极度贫困县分别与医院组建4个医联体,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问题
远程医疗设备使用率不高
与此同时,广西的医联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通报显示,推动医联体的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利益的主体多元化、复杂化,如何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不重视、远程医疗建设存在不足、医保支付政策不配套等均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医院公益性的体现,在上级专项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政府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动力不足。
年除柳州、南宁、来宾等少部分设区市和鹿寨、龙州等少部分县外,各地财政对医联体建设普遍缺乏建立激励政策,医联体医院要下派管理医院驻点工作,财政没有相应补助,导致部分医院积极性不高。同时,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面临削弱资源控制权的风险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此外,全区远程医疗协作网虽已覆盖大部分区域,医院建设的远程医疗系统未与医共体内的所有成员单位实现互联互通,除南宁市外,其他13医院均未按规定接入自治区远程医疗服务与资源监管信息平台。年全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人次数为19.43万人次,80%不符合国家远程医疗服务规范,且与全区总诊疗量相比,占比较低,医生和患者的接受程度仍较低,全区部分医疗机构远程医疗设备使用率不高。
3对策
利益共享机制调动积极性
接下来,医院自主经营权,全面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将用人招人、内部管理、收入分配等权力下放给医联体牵头单位,实现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六统一”。
赋予医院人事权和财权等权利,市、医院班子成员及对医联体建设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应征求医联体医院意见;医院组织协调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药品、耗材、器械、物资、服务等按程序实行统一平台招标采购。完善医联体内慢性病分级用药目录及用药管理,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
通过业务分成、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分配、收取医联体建设经费等多种方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下沉人员参与绩效分配,调动医联体内所有机构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基层医务人员特别是家庭医生医院同年资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
[附:医联体考评红黑榜]
(一)设区市考评:
红榜:桂林市、柳州市、南宁市;
黑榜:贺州市、河池市、崇左市。
(二)县考评:
红榜: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上林县、鹿寨县、岑溪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容县、融安县、忻城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黑榜:富川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昭平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钟山县、南丹县、天峨县、宁明县、凤山县。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