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四查四保护脱贫潇湘晨报

北京湿疹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年以来,来宾市在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机关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印发》中,聚焦脱贫攻坚,多管齐下做到“四查四保”,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强化督查,保精准施策。年,来宾市聚焦脱贫攻坚,出台低保保障标准政策,推行深化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网上自助申请,低保、特困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等一系列民生改革机制,确保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纳尽纳”的目标。为使政策从顶层设计到精准落地,提高执行率,来宾市民政、纪委监察驻市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如影随行”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分组不定期深入到兴宾区五山镇马则村、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忻城县北更乡弄兰村等乡镇(街道)、村(社区)、农家逐级进行“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发现问题进行要求整改。由于民生保障政策出现民政“前拉”纪检“后推”的督查检查好现象,政策从“神经中枢”直达“神经末梢”,规避中间没有出现“肠梗塞”。疫情期间,全市乡镇(街道)对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困难群众做到当月申请当月审批当月(或次月)发放。截止10月底,全市疫情期间累计纳入低保户人次,发放金额.01万元;纳入临时救助户人,发放金额.万元;全市城市、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3元、每人每月.68元;全市纳入农村、城市低保救助范围分别13.44万人、1.10万人,全市农村、城市低保覆盖率为5.94%、2.77%,两项指标分别排在全区14个地级市的前6位。

重点排查,保“三户”脱贫。来宾市重点对年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人均纯收入收入在元以下的家庭户以及残疾人家庭户进行“地毯式”排查。民政系统积极履行兜底保障指挥部牵头单位职责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每月深入各县(市、区)开展督促指导,开展监测摸底确定对象,抽查走访了部分未脱贫户、边缘户、特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以清单的方式及时进行反馈,在全市《脱贫攻坚要情》上进行通报,要求限期整改。对低保申请户坚持“凡时必核”的原则,运用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大数据”平台进行核对,实现精准救助,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兴宾区迁江镇古欧村林冠福家5口人。因家中有2个残疾人、2个孩子读书,家庭正常劳动力仅她配偶1人,家庭生活困难。今年镇里通过排查、核实,9月份把他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现享受每人每月元的B类低保,制止了因残、因学返贫现象。截止10月底,全市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三类人群已纳入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范围的人数分别为人、人、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已纳入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范围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户人,累计发放低保金额万元,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题调查,保信息对称。来宾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涉及残疾、民政等部门,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真空”,发放覆盖率不高,年,来宾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牵头民政、残联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6个县(市、区)的部分乡镇(街道)入户开展专题调查、检查工作,对台账进行逐一排查核实,对存在的问题联合进行“会商”,促成民政、残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由于职责明确、联动互通数据精准、监督管理到位、完善定期复核机制,两项残疾人补贴实现“应补尽补、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截止年10月,全市正在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残疾人数人,覆盖率99.18%;全市正在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残疾人数人,覆盖率98.51%。月均每人补贴80元,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整治检查,保资金安全。来宾市持续开展民政系统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农村低保专项整治“抓系统、系统抓”为抓手,加大对民政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问题线索月上报制度。截止10月底,全市共检查扶贫项目总数70个,检查次数98个,共检查扶贫资金.30万元,发现问题4个,完成整改4个,建章立制9项,有效保障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位。还通过信息平台共核对申请救助对象户人次,其中低保人人次,一些家庭因有较大额度存款、消费型小车或多处房产而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全市将符合退出条件的低保户清退出去户人,死亡超过半年还领取低保金0户0人,违规领取低保金0万元。全市没有发现存在“漏保”“脱保”“人情保”“关系保”“重复保”等违规领取低保金现象。基层民政干部因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被处理人数大幅下降。推动各县(市、区)民政局从下达的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总量的2%中安排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第三方机构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对部分低保保障对象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薄弱问题。基层民政干部更加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0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