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和睦稻香景美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三夏时节的忻城县大塘镇寨北村石且屯,远山云雾缭绕,入眼皆是翠绿,青山环抱着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稻田;近处观赏,稻禾的淡香扑鼻而来,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鲜花相竞开放,路面宽敞整洁……近日,记者走进石且屯,一个缩映了寨北村大力提升乡村风貌、建设文明新村的生动载体。

石且屯以稻米、桑蚕、玉米等传统农业为主,过去,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无计可施,集体经济薄弱,村里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如同“养在深闺”。年,得益于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派驻寨北村第一书记李贤军的牵线搭桥,长期以来保持原生态种植、口味香甜软糯的寨北大米,跃然进入许多食客的眼中,并得到高度认可。于是,村干部转变思路,发挥地域环境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农户开展生态大米种植。

“寨北大米采用传统工艺脱壳加工,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家的接连点赞,振奋了李贤军的信心。他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组织种植、帮助组建稻米脱壳作坊,还与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搭建对口帮扶桥梁,通过工会消费扶贫方式,建立“乡村振兴农副产品销售中心”,实现寨北大米的统一收购、配送销售。

目前,寨北村大米种植面积约亩,年产量约吨。同时,发展糯玉米、金银花等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大米专车配送到南宁、柳州等地的订购者手中。

生产无忧,寨北村开始谋划新时代乡村风貌建设,石且屯又一次当起了“排头兵”。年,该屯推进“三清三拆”工作,拆除断壁残垣、破旧烂房25间,涉及面积平方米。李贤军介绍,改造前许多房屋破旧不堪、墙面斑驳,下雨天还会漏水,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如今,两排洁白整齐的屋舍与远处青山叠次呼应,村中环境干净整洁、道路宽敞,风貌焕然一新。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石且屯公共综合功能室。这是一栋二层小楼,全由村民自筹经费60余万建成,作为平日红白喜事的操办场所。楼房外墙绘有“生态乡村醉美石且”字样,生动清晰地展现了石且屯统一标准、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新风气。“功能室建成后,既避免铺张浪费,又传承了文化传统,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李贤军欣慰地说道。

乡风文明大幅提升,群众生活红红火火,年,该屯人均纯收入达元。一幅“村容整洁、生态宜居、安居乐业”的文明新村建设图正在铺底色、细描摹,一个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宜居乡村正在破茧成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6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