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忻城县城关镇黄金村黄塘屯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点的稻田里,收割机正进行收割作业。
喜看稻菽千重浪,忻城开镰庆丰收。10月8日上午,忻城县举行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年度秋季水稻收割开镰仪式,与群众共同见证“旱改水”项目的成效,分享丰收的喜悦。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丰收大地如诗如画。笔者在忻城县城关镇黄金村黄塘屯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现场看到,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后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连片稻田里,谷粒饱满,黄澄澄的稻穗压弯了腰,收割机来回穿梭,现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开镰仪式的启动,大塘、古蓬、马泗、欧洞等乡镇片区的“旱改水”水稻将陆续进入收割季。
看着金灿灿的“旱改水”稻田,黄金村党支部书记王文龙感慨道:“我们黄金村有13个自然屯,共户,已实现全面脱贫。感谢县委、县政府对黄金村的重视和群众的大力支持,让黄金村‘旱改水’项目顺利实施,现在终于迎来了丰收。”
忻城县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说,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为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遗余力地改造农业生产条件,狠下功夫在“一分土”上做文章,对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进行改造。据了解,该县第一批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于年下半年实施,年12月份全部竣工验收,今年6月开始种植水稻,项目共批复立项6个、实施面积.18亩,新增水田面积.52亩,亩产可达斤。
近年来,忻城县把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形成了稳定的生产能力,改善了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目前,该县第二、第三阶段的“旱改水”项目建设已启动,民意调查正有序进行。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扩大“旱改水”规模,做大做强水稻产业,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动力。(韦娟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