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娓娓
“寻访伟大精神,争做优秀少先队员。”上周末,南京日报少年新闻学院的小记者们来到了江苏省南京市各离休所,在那里小记者们寻访了一位位老英雄,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一段段珍贵的红色历史。本次寻访活动由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活动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陈克平爷爷:为打跑侵略者,14岁参军
“我14岁的时候就参军入伍了,那时候我才上小学。”8月20日,南京日报少年新闻学院赤壁路小学分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院、拉萨路小学分院的15名小记者来到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二十二离休所,在那里小记者寻访了一位老英雄——92岁高龄的陈克平爷爷。
陈克平爷爷是江苏省启东县人,年2月12日出生,年7月入伍。曾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上甘岭三次反击战。曾荣立战时三等功3次,工作中三等功1次,荣获解放勋章,抗美援朝军功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我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有抗美援朝战争……”陈克平爷爷告诉小记者们,当年他才14岁就参军入伍了,成为卫生员奔波在火线后方的“战场”上。抗日战争结束后陈克平爷爷又随军队奔赴朝鲜,历经抗美援朝上甘岭三次反击战。
志愿军钢铁意志铸就的精神丰碑——冰雕连的故事;物资紧张时在坑道里撕衣服、撕被子凑物资抢救伤员等经历……陈克平爷爷给小记者们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血性铁骨勇克强敌的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同学们,你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你们要有遵守纪律听指挥的精神;要勇敢,遇到困难不后退;要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有健康的身体。”在寻访活动的最后,陈克平爷爷对小记者们提出了三点要求。
小记者和九十二岁高龄的陈克平爷爷合影。
张海啸爷爷:用文艺作品唤醒人民群众
“来来来,你来我来他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唱歌,唱歌使我们勇敢向前进……”8月21日下午,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内响起了欢快的歌声。南京日报新闻学院北京东路小学分院、中山小学分院的小记者们在这里寻访了88岁的张海啸老英雄,和张爷爷一起唱起了他当兵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
张海啸爷爷是湖北光化县人,年3月出生。参加过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从川东到川西)、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金城狙击战,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
“我11岁的时候,一把大火把全镇的房子烧光了,我只好去了舅舅家帮忙放牛。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下,我来到了育幼院生活。在那,虽然依然吃不饱肚子,但是我们可以有书读了。那时候的桌子,就是木板搭在两个墩子上。上课的时候,也没有书本,老师把课文写在黑板上,我们再抄下来……”寻访中,张爷爷给小记者们讲述他的童年生活。
张爷爷告诉小记者们,13岁的时候,他就参军入伍了。“我成了文工团的一员,用文艺作品鼓舞士气、唤醒人民群众。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排演了舞台剧《白毛女》,我负责现场音效。那时候条件简陋,我把泡过的黄豆用绳子穿起来,绑在芭蕉扇上,使劲扇扇子,黄豆响起来的声音就像下雨的声音一样……为了让灯光聚集在演员身上,我就爬上杆子手动转灯,结果人被挂在了杆子上,直到表演结束……”张爷爷给小记者们讲起了一个个战斗中的小插曲,小记者们都被当时革命军人的乐观主义精神感动了。
张爷爷希望小记者们,读好书,掌握新科技,健健康康地成长,长大做一个有知识、品格端正的人。
张海啸爷爷向小记者展示被子弹打穿孔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