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产业扶贫从小到大实现五个基本覆盖金

人民网南宁8月12日电(沈泉池)随着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全覆盖,广西示范区的产业扶贫实现了“五个基本覆盖”。这一态势是广西农业农村部门瞄准产业根本,紧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有效载体,突出重点区域,形成特色优势,以点带动全面,产生的示范放大效应。广西现已建成自治区、县、乡、村各级示范区(园、点)个,在八桂大地形成点线面、连成片的全覆盖格局。依托这一格局,各地通过精心培育特色产业、精细探索帮扶机制、精密部署保障措施,推动产业扶贫精准到户。截至目前,全区特色扶贫产业的扶贫覆盖率达97.89%,超过全国92%的平均水平。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更是全覆盖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建成个,县均3个。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当地群众通过发展养牛产业增收致富。黄丽华摄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当地村民通过发展编织产业增收致富。沈泉池摄广西北海合浦县打造万亩水产养殖扶贫基地,示范带动全县25%的贫户脱贫致富。林启波摄“一个扶贫特色产业、一个专家团队指导、一个产业发展指导员覆盖”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助推科技创新基本覆盖全区所有特色扶贫产业。广西汇聚各级农业科技人才,组建个自治区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33个国定贫困县产业扶贫专家服务组、个产业扶贫培训讲师团、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3.27万人(岗)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的五支队伍,围绕各类扶贫产业做起“现代”文章,农耕机械、植保防护机械、冷链物流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融入了各级生产基地建设。立足广西生态、富硒、长寿等资源禀赋优势,示范区特别注重区域公用品牌的辐射带动和市场带动作用。全区示范区培育名优品牌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个,品牌培育基本覆盖所有扶贫产品。在广西个“十三五”时期重点扶持的贫困村中,个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或产业示范基地(园、点)覆盖,基本实现“一村一新型经营主体”和“村村有示范点”,示范带动全覆盖。各地积极推进示范区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央企名企进广西”“千企扶千村”“千企进千村”等活动。全区示范区共有农业企业家,农民合作社家。通过辐射带动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以及其他产业发展,-年,在广西已脱贫的万人口中,94.67%因有产业帮扶而实现增收,增收致富也基本实现全覆盖。相关新闻:梧州:村村有产业让贫困户拿稳脱贫“饭碗”梧州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找准产业主攻方向,打造六大产业扶贫体系(“景区带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带村”现代农业产业扶贫、“林下种养带村”林下经济产业扶贫、“立体种养带村”生态产业扶贫、“特色产业带村”富民产业扶贫、“互联网带村”电商产业扶贫),真正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带贫益贫相得益彰的发展路子。桂林“十三五”以来实现26万多人脱贫桂林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县(市、区)“52”、贫困村“31”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30多万亩,打造出永福“富硒农业扶贫”、灌阳“超级稻扶贫”、恭城“生态循环农业扶贫”、龙胜“旅游扶贫”、兴安“光伏扶贫”和荔浦、全州等“电商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个贫困村均有特色产业项目,95%以上的贫困户有特色支柱产业。广西北海打造五个“万亩产业”扩大扶贫覆盖面广西北海市依托土地平整肥沃和海洋资源丰富优势,谋篇布局“陆、海”文章,加强产业规划和引领,打造五个“万亩产业”,加速扩大产业带贫覆盖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7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