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广西多条高速公路实现通车
大浦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是广西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始于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途经钦州市钦北区、灵山县,止于浦北县,全长公里。7月1日,该项目实现全线通车。其中,该项目贯通关键地点是位于灵山县境内的平田隧道,这是大浦高速公路建设难度最大的路段,全长5.1公里,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很大。6月28日大浦高速公路平田隧道沥青路面全部完成摊铺,为7月1日实现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浦高速公路通车后,打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动脉,发挥重要的互通互联作用,加快推动广西构建“东融”新格局。(记者罗继梅通讯员张晓冬)
大浦高速公路与六钦高速公路陆屋高架桥互通航拍。记者罗继梅通讯员张晓冬摄
平田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记者罗继梅通讯员张晓冬摄
工人正在平田隧道内施工。记者罗继梅通讯员张晓冬摄
新柳南高速建成通车
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西新闻网记者陶媛摄
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思陇西枢纽互通。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7月1日,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简称“新柳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来宾市忻城县不通高速的历史,成为广西柳州到南宁的第二高速大通道。至此,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比例达97.3%。
结束忻城县不通高速史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新柳南高速起点位于柳州市洛满镇附近,接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终点位于南宁市五塘镇,与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相接。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六横七纵八支线”高速公路网中“七纵”桂林柳州-南宁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概算投资.5亿元,于年8月开工建设,主线全长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沥青砼路面,设计行车速度公里/小时。全线共70座桥梁,21座隧道,13处互通式立交,服务区4处,收费站9处。
参加通车现场会的领导嘉宾了解项目建设亮点。广西新闻网记者陶媛摄
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上林东收费站。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通车仪式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陶媛摄
据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周文介绍,新柳南高速公路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规划网中规模最大、总里程数最长的在建项目之一。今年7月1日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特别是六景至三岸路段的交通压力,有力提升南北交通通行能力。同时,新柳南高速公路的建成也结束来宾市忻城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带动上林县、宾阳县融入南宁市一小时经济圈,对完善区域公路网,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设有忻城、合山、平阳互通出入口,将使来宾市的桂中区域优势更加凸显。”来宾市副市长李光劭称,新柳南高速建成通车,忻城至柳州的车程将缩短至1小时,到南宁的车程缩短为约1.5小时,在给沿线居民带来更多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将对加快构建桂中地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以及沿线经济开发、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工于匠心造品质工程科技带动成果多
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秉持“责任交投、品质致远”的文化理念和“快、好、省”建设理念,全面加强新柳南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控制,强化细节管理,全面深化品质工程创建工作。
为使路基填筑的厚度、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坚持“三区段、八流程”标准化作业,网格线作业、标高杆挂线等手段多管齐下。针对填方路基,则采用强夯补强全覆盖,有效降低路基施工后沉降问题。特别是针对填石路基,全线均采用大吨位压路机36吨羊足碾来确保压实质量。
针对高速绿化工作,在施工中全面加强绿化工程精细化设计,坚持边坡“一坡一设计”、隧道“一洞口一设计”,因地制宜选取苗木确保“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面覆绿、路景相融”。
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长岭特大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作为新柳南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吾排隧道从开工到贯通,共出现12次冒顶、突泥,处溶洞,其余隧道还频繁出现了岩爆、涌水等灾害”。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唐修益告诉记者,为保障隧道安全施工,全线采用普通水平钻机和C6钻机“长短”相结合的地质超前预报措施,为隧道开挖、支护等提供科学指导。在他看来,开隧架桥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也是品质工程的精髓所在。桩基成孔检测推行超声波桩孔检测仪检测桩机成孔质量,隧道防水板与土工布固定采用超声波焊接机……在桥梁、隧道施工中,新柳南高速公路处处作标准化“大文章”,层层加码为品质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按照“设计提升品质,打造品质工程”的施工理念,在房建工程建设中,结合项目实际,指挥部组织全线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新模式,使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周期短,建筑美观、实用,属于广西首例,为广西高速公路附属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探索。
同时,合山红水河特大桥拱座基础采用斜桩+竖直桩组合结构形式,填补了广西在桥梁斜桩领域的技术空白,集约节约资源,降低了工程造价;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签名审批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代替手工签名,防止篡改、代签,杜绝伪造现象,确保工程质量;路面施工中北斗定位技术、无人压路机以及大型路面风干机等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对沥青路面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主线沥青路面平整度标准差(σ)控制在0.3-0.5之间;FLED新型节能灯具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为高速公路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为全面把控每个施工点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环节,新柳南项目首创了项目视频影像收集管理和汇报方式。
此外,远程监控系统、隧道门禁信息系统、无人机航拍管理等20多项微创新的全面应用,为提升项目工程品质和管理效率提高走出了新路子。
党建引领切实为民办实事解民忧
以党建引领品质工程建设,坚持“携手新柳南高速,共创双示范工程”理念不动摇,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扎实开展“交投先锋+攻坚突破”主题活动,使党建工作与重点项目建设充分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的同频共振、互促互进,为打造绿色、品质双示范工程奠定良好基础。
通车仪式现场,党员们现场重温入党誓词。广西新闻网记者陶媛摄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k-段。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古州分离式立交桥跨铁施工抢抓分钟,龙马红水河特大桥汛期30多小时的连续施工为项目抢回天的工期……在每一次硬仗面前,项目加强与各参建单位间联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克难攻坚小组,党员同志冲锋在前,青年员工扛起重担,点燃建设者干事创业热情,助推全体参建者在23个月的时间里高质量完成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事”实践活动,为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解民忧,项目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全面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项,对标对表一一解决。全线施工便道变永久性道路共29条,进一步完善主线外交通网络;主线内隧道进出口临时变压器90%变为永久变压器,减轻主线周边用电设施压力;临时驻地变永久驻地、工区驻地共6处,落实乡村“快好省”建设;增设高速沿线通讯设备基站15处,有效解决部分线外地区无信号、信号弱等问题。(记者陶媛通讯员莫秋玲信亦凡)
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实现分段通车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开群为大化东收费站通车首位车主刷卡放行。广西新闻网记者麦一帆摄
来自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各族群众齐聚通车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麦一帆摄
通车仪式结束后大化东收费站正式放行通车。广西新闻网记者麦一帆摄
通车仪式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麦一帆摄
通车仪式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麦一帆摄
巴马南服务区。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供图
都巴高速解决瑶乡人民出行难题。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供图
都巴高速为瑶乡群众带来新生活。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供图
都阳连接线红水河特大桥。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供图
7月1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简称“都巴高速”)都安澄江至大化百马、大化羌圩至巴马段通车试运营。都巴高速串联起了河池市都安、大化、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结束了大化瑶族自治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为沿线余万各族人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建设美好家园注入坚定的信心。
民族之路
据介绍,都巴高速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布局方案“6横7纵8支线”中的横3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重要构成路段,采用“区市共建”和“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项目主线长.km,投资概算总金额约为.45亿元,主线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米,设计车速Km/h。项目起点位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东谢村G国道附近,终点与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相接,途经都安、大化、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都巴高速的建成通车解决了瑶乡人民的出行难题,为乡村振兴打通交通脉络,铺就发展腾飞路。
都巴高速是经过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这里石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0.1%,瑶、壮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4.38%,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贡川乡党委第一书记莫利细深知大化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他表示:“都巴高速建成通车后,将使我们当地沿线部分乡镇实现了直通高速,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七乡大化瑶族自治县将以更快速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品质之路
都巴高速指挥部党支部响应上级党委号召,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任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项目业主单位的纽带作用和资源整合优势。依托“新发展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积极抓好党员、青年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以“工程出成果,创新出品牌,管理出经验,团队出人才”为管理目标,进一步深化党建对工程建设的带帮促工作。通过组织全线各单位开展“工匠大师”“最美班组”等技能比武活动,营造专注业务技能、追求卓越品质的氛围,以工匠精神助推品质工程创建。指挥部共获得“广西五四红旗团支部”、北投集团“先进集体”“五星级党支部”等集体荣誉40余项。
项目于年12月举行开工现场会,年12月进入实际性施工,年7月1日建成通车。作为区内地质情况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为46.25%)的高速公路之一,都巴高速在三年半的建设时间里,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连续3年获得广西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典型示范项目,实现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目标,完成多项品质攻关任务,实现BIM技术在本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探索应用,共获得10项正式立项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6项国家级奖励。
振兴之路
“以前从我家到都阳镇,只能坐半个小时的小船过河,以后路通了、桥通了,五分钟就可以到了,到县城也更方便了,我希望这条路尽快开通。”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永靖村原村支书蓝孟楼对都巴高速的开通充满了期待!路没修通前,蓝孟楼家前有红水河阻挡,后山不通,进出极为困难,当地经济发展阻碍极大。都巴高速为便利红水河两岸群众出行,以二级路标准修建了都阳连接线红水河特大桥,该桥全长.5米,是亚洲第二、国内已建成的跨度最大的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也是广西首座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该桥修通后,群众可以便捷地来往都阳、百马两地,都阳群众也可通过该桥从百马收费站进入都巴高速。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都巴高速指挥部主动加入脱贫攻坚大会战,围绕新发展集团“千人志愿服务·助力精准脱贫”党建品牌,进场至今,共修筑便民路40公里,布设水管59.25公里,积极开展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结对帮扶、爱心助学,服务民生,展现企业担当。年新冠疫情之下,吸纳名都安籍人员到项目就业,帮助当地政府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出不去,外地劳力进不来”难题。
新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开群表示,都巴高速是广西东西方向、广西中西部地区与我国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及接受发达东部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通道之一,都巴高速在建党百年之际建成通车,将有效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对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深远意义。(记者麦一帆通讯员韦家进陈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