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位于来宾市忻城县新圩乡新圩岸上游的武宣—来宾—合山—忻城高速公路(简称武忻高速)新圩红水河特大桥主桥拱肋首节段——1#节段精准吊装就位,标志着武忻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主桥拱肋首节段正运往吊装位置。李革摄
武忻高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1环12横13纵25联”中“联6”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公里,投资概算.12亿元,由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投资建设。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分为主桥和连接线桥,均为跨径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每座桥钢管拱肋共28个节段,横联12个节段,单个节段最大吊重.52吨,是武忻高速重点关键控制性工程。此次吊装的1#节段拱肋长27.4米、宽3米、高11.1米,重.33吨,拱肋采用缆索吊装及斜拉扣挂施工工艺,可实现拱肋高精度合龙,并通过缆索起重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快速就位吊装。连接线桥连接了新圩乡、红渡镇,目前两岸群众只能通过轮渡或者绕行36公里才能到达对岸,耗时50分钟以上。待连接线桥建成后,通行时间将缩短至5分钟,极大便利了当地群众出行。
工人们正在吊装主桥拱肋首节段。李革摄
据悉,为顺利推进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建设,武忻高速指挥部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针对大桥施工区域的喀斯特地貌攻克关键技术,通过优化施工编排组织,完善吊装施工方案,利用度无死角监测系统对吊装过程中缆索吊系统的关键指标全程监控、实时显示,以“远程监督+现场盯控”的方式,实时精准把控吊装施工全程各个环节,确保吊装作业零失误和高质量。
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建设现场全景。李革摄
截至10月13日,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已完成主桥和连接线桥拱座8个,拱肋加工已完成37节段,目前正在进行连接线桥拱肋加工、格子梁下料以及主线桥拱肋吊装施工,整桥预计年2月建成。据了解,武忻高速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7.6%,开工累计完成概算总投资的33.0%,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正有条不紊地推进。